近年来,大理州永平县紧扣“千古博南·味道永平”定位,深耕“走博南古道、逛曲硐老街、赏古树名木、品百味美食”文旅品牌,通过“以文铸魂、以节为媒、以旅促兴”三轮驱动,以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文铸魂,千年古道激活文旅新业态。永平县先后引进上海山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大理本境文旅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山隐—筑”民宿、“古道拾光”温泉民宿、云鹏图书馆等项目,将罗汉彩故居、简易师范学校等历史建筑转化为集住宿、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空间。花桥村通过“民宿+书屋+本地美食”的模式,让各地游客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项目运营以来,节假日入住率均达到90%以上。坚持文物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完成了博南古道万马归槽段保护展示、金光寺修缮等项目,让古道、古村、古树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把永平黄焖鸡制作技艺、傈僳族割绣、嘎蒙卡兜舞等融入研学游、亲子游,让传统文化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目前,全县已建成14个非遗传习所、1个非遗体验馆和1个“非遗+旅游”示范点,非遗体验成为各族游客打卡永平的必选项目,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以节为媒,特色节庆点燃文旅新活力。永平县着力打造“旅游+节庆”品牌,把民族歌舞、传统技艺、特色赛事变成游客可参与、可体验的文化盛宴。每逢节假日,永平县都开展民族文化展演活动,苗族歌舞、傈僳族打歌、彝族打歌等节目轮番上演;曲硐回族油香制作、永平八大碗美食体验等互动活动吸引各族游客参与;广场舞大赛、歌手大赛、“村BA”篮球赛等接地气的活动,丰富了本地居民生活,成为对外宣传的新名片。
以旅促兴,品牌创建赋能文旅新发展。永平县文旅融合成效明显,曲硐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曲硐村入选省级农文旅融合发展案例,千年古核桃园十字口景区获评省级绿美景区标杆典型推荐名单。“永平美食地图”微信小程序升级,景区推荐、精品线路等模块让游客“逛吃永平”更便捷。聚焦“生活里的永平味道”IP,在“永平文旅”微信视频号发布视频94条,浏览量达75万余次;在“永平文旅”抖音视频号发布视频103条,浏览量达192万余次,越来越多的各族游客通过“云端”认识永平、走进永平。2024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20.18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31.49亿元,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