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永善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措并举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通过“六个一批”帮扶措施,推动就业人数和务工收入稳定增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多举措协同强保障。永善县按照“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工作思路,统筹县、乡、村、组四级党员干部力量,落实2557个就业网格实行党员干部包保负责,按照“月排查、月研判、月更新”工作要求,开展意愿排查,形成“一台账两清单”。依托永善县驻浙江嘉兴、上海闵行区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大力抓好“转岗、调岗、稳岗”服务,切实解决务工人员“前方之虑”。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安心工程”,县、乡、村、组干部常态化入户走访,及时帮助解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保障、就医就学、妇女维权等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支持帮扶各族群众创业就业。
多渠道转移促就业。永善县按照“夯基础、稳总量、扩增量、调结构、提质量”思路,充分依托永善驻上海、浙江等地服务机构、劳务公司,通过“永善人社”微信公众号、现场招聘、直播带岗等方式,线上线下多渠道不间断推送岗位信息,为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搭建供需双向平台。2024年,永善县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16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2190份,收集优质岗位25万余个,组织现场招聘、巡回招聘、“局长直播带岗”54场次,转移就业2.12万人,开展“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送3320人;驻浙江省嘉兴市工作站服务就业人数达9410人,帮助转岗2435人,走访慰问务工人员7088人,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带领各族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多层次培训提技能。永善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结构,积极探索创新劳动力技能培训方式,组建职业技能全过程监管专班,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就业意愿,采取“订单、定岗、定向、委培”等立体式、全能式培训方式,为劳务品牌创建储备一批“能工巧匠”,让更多普通工转为技术工、体能输出变为技能输出、“农民工”转为“农技工”、初级工晋升为中(高)级工,增强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力,促进群众高质量就业。2024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727人,其中,农民工补贴性培训2693人、应届毕业大学生技能培训34人。
多元化帮扶保民生。永善县坚持把稳就业、促就业作为保民生重中之重,持续开展“政策找人”“政策找企”等专项行动,精准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开展多元化精准帮扶,有效促进群众稳岗就业增收。2024年,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3户9767万元,有效带动947人就业;兑现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奖补98.87万元,支持企业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发放跨省一次性交通补助34676人2092.27万元,跨州(市)交通补助576人17.28万元;兑现沪滇一次性生活补贴828人124.2万元,发放基层治理专干生活补助564人次141万元。全县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8130个,发放补贴7960万元。营造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