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盐津县持续依托五尺道景区厚重的文物历史资源,坚持打好“三张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解锁文旅融合发展“密码”。
打好“景点+故事”融合牌。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袁滋题记摩崖石刻、五尺道等历代名人和中原与边疆归于一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典故事。通过精心策划包装“景点+古镇”这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游览线路,向海内外游客讲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打好“文化+历史”组合牌。坚持凝聚智慧之光,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创作渠道,邀请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的专家学者和本地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学者共同开展调研、座谈,深度挖掘景区内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参与“袁滋摩崖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创作征文大赛,组织开展讲解员大赛等活动,宣传阐释文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引领景区增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内涵。
打好“旅游+体验”宣介牌。依托豆沙文旅名片,深入开展旅游促三交活动。将景区内文物遗迹同本土渡口、关隘、通道、驿站、马帮等历史相结合,在重大节假日开展“美食节”“花神节”“天下英雄会”“相约豆沙”等活动,采用沉浸式展览、互动式体验等形式,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同时,将“景区+古镇”的历史遗迹、文化景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合,打造“红石榴街区”,让各地游客在游览中领略古镇文化的独特魅力,接受“三个意义”“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宣传教育,让旅游景区真正成为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盐津县将继续深入挖掘历史文物遗迹“三交史”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搭建海内外游客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