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工匠学院”以匠心筑梦“一带一路”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来源: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7-10 17:04:29       【字体:大    中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西双版纳州立足区位优势,以“工匠学院”为创新载体,积极探索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路径。通过构建跨境合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传承工匠精神,为“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边疆社会治理提供了鲜活经验,助力区域经济合作与人才交流迈向新高度。

立足区位优势,搭建区域合作新桥梁。西双版纳州地处中老铁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将自身发展规划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西双版纳州总工会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及州委“两区两城”规划,联合昆明、玉溪、普洱等州(市)总工会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工匠学院体系化建设。在国际合作方面,西双版纳州与老挝北部四省总工会缔结友好关系,依托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等院校,建成两所“工匠学院”,聚焦跨境贸易、物流、旅游等领域培育技能人才。同时,在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设立跨境职工服务站,为3.2万名中老铁路建设者、跨境电商从业者提供法律援助、技能认证等“一站式”服务,畅通跨境人才流动通道,夯实区域合作基础。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破解“产教脱节”难题,西双版纳州“工匠学院”创新构建“政策引领—校企协同—竞赛驱动”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州政府出台专项政策,以“订单式”模式对接企业需求,精准培育市场急需的技能人才。西双版纳州总工会联合西双版纳州教育体育局与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打造“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培训基地。同时,联合西双版纳州教育体育局与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合作,聚焦“边境贸易+跨境服务”技能提升。通过开设傣族织锦、普洱茶工艺等非遗传承课程,年培训传统手工艺人才超千人。围绕跨境物流、电子商务等开设特色课程,助力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8%。通过“课堂即车间、师傅即教师”的实景教学模式,学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为“一带一路”企业输送大批“即插即用”型技术骨干。

弘扬工匠精神,激发技能人才新动能。西双版纳州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构建“精神传承+技能提升”双轮驱动机制。在阵地建设方面,建成全州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23个、技师工作站1个,形成“三室一站”创新矩阵。同时,以“大思政课”形式讲述奋斗故事,激励学员坚守匠心。在典型选树方面,州总工会累计培育选树省部级以上劳模113名、州级劳模352名,“云岭工匠”1名、雨林工匠60名。通过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州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职工投身技能学习和创新实践。

西双版纳州“工匠学院”的实践让职业教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既能服务区域发展,也可赋能民生福祉。未来,西双版纳州将继续完善“工匠学院”建设,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西双版纳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