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打好“四张牌”推动“十百千万”项目高质高效

来源:昭通市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7-14 15:58:07       【字体:大    中  

今年以来,昭通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落实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要求,紧扣《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任务,着力打好“四张牌”,高质量推动“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打好“规划牌”,确保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坚持示范引领工程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心指导各县(市、区)认真对照《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任务,在认真总结前四轮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基础上,全面做好年度项目规划。2025年全市合理规划“十百千万”项目45个,其中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33个、示范社区6个,同时将“十百千万”项目作为重点内容,启动示范区建设“十五五”规划谋划和调研工作。

二是打好“调度牌”,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昭通市紧紧围绕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目标任务,采取“季调度”方法,加强对项目的动态跟踪,推动各县(市、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项目及时纳入项目库,并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严格项目论证,做到资金到位即可实施,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季调度”方式,推动各县(市、区)民宗局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加强项目痕迹管理、项目风险防范和跟踪督促。

三是打好“调研牌”,确保项目资金合规安全。今年以来,昭通市争取到上级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049亿元,为确保项目资金合理合规使用,组织各县(市、区)加强衔接资金负面清单的学习掌握,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将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纳入市政协调研和民族地区发展短板调研重要内容,督促跟踪项目推动落实情况、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始终确保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使用合规和安全。

四是打好“宣传牌”,确保项目效应充分发挥。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宣传引导,借助民族时报、云南政协报、昭通日报等媒体平台,运用“乌蒙同心”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多形式、多渠道,深化对项目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报道,资金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注重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线上线下培训等形式,加强对《云南省民族宗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资金管理相关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使用效益。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