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聚焦政策、培训、服务、渠道等关键环节,通过“四个突出”推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服务改革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州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就业4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0.15万人,同比增长23.18%,完成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9.31万人,超额完成既定任务(28.9万人)1.42%,帮助10.49万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突出政策机制创新,筑牢就业保障根基。以政策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多层次就业帮扶体系。出台落实《文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文山州支持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九条措施》等文件,形成长效政策支撑。创新“返乡创业贷+云岭创业贷”双轮驱动模式,打造“政策宣传—需求对接—跟踪服务”全流程帮扶机制,累计发放创业类贷款2.67亿元,扶持1232人(户)创业,以政策创新激活创业带动就业动能。
突出培训模式改革,提升技能适配能力。建立“村收集—乡汇总—县统筹”的培训需求动态摸排工作机制,实现培训与需求精准匹配。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开设特色小吃制作、网络直播运营等“短平快”实用课程,推行“人社证+特种证”双证考核改革,解决电工、叉车工等工种上岗资质问题。针对工学矛盾,创新“技能夜校”培训模式,满足在职人员技能提升需求。截至目前,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3.28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1.01万人次(脱贫劳动力培训0.2万人次),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显著提升。
突出服务平台升级,强化就业支撑作用。持续擦亮“创业文山·奋斗最美”特色品牌,依托创业载体打造带动就业,新增1个省级创业村落(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1个创业街区(马关县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及民族服饰创业街区),带动就地就近就业1609人。依托6个就业“幸福里”社区,组织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21万人次。11个零工市场(驿站)共开展招聘活动242场,发布招聘岗位信息8.13万条,7967人求职成功;14个驻外工作站提供跟踪服务,全方位提升就业服务效能。
突出协作机制完善,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深化区域劳务协作改革,主动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943场,7674家州内外企业提供岗位39万余个,9万余人进场参加招聘,2.36万人达成就业意向。统筹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资源,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全州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就业4万人,通过多元协作拓宽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