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蒙自市将体育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纽带,在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精神传承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就了体育赋能城市发展与民族融合的生动图景。
全民健身铺就交融之路。蒙自市构建覆盖城乡的体育基础设施网络,1539个体育场地串联成“15分钟健身圈”。从社区篮球场到乡村健身路径,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运动乐趣;2295万余元体彩公益金精准投入全民健身提质工程与青少年体育培育,彰显“体育为民”初心。2020年以来,全市举办自行车挑战赛、社区篮球友谊赛、乡村振兴篮球赛、马拉松等23类167场体育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良好氛围。村头球场与校园训练场,成为打破城乡界限、引发各族群众情感共鸣的纽带。
民族赛事绽放团结之花。蒙自市找准文旅体促各民族“三交”结合点,芷村镇、文澜街道以“村BA”为媒,巧妙融入霸王鞭等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这些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情感的盛会。同时,蒙自市以开放姿态引进高端赛事:滇中滇东南网球邀请赛、全国U15女子篮球16强决赛、2024年南亚东南亚3×3国际男子篮球俱乐部邀请赛等品牌赛事相继落户,吸引各地运动员与游客齐聚,让体育赛事成为展示民族文化、促进跨区域交往的“金色名片”。
体育精神凝聚奋进之力。以“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认证为契机,蒙自市持续开展“奥运冠军进校园”系列活动。魏秋月、齐广璞、郭伟阳、杨昊、孙杨、曾春蕾、张楠、朱丹等奥运冠军先后走进校园,讲述追梦故事,传扬拼搏进取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各族青少年树立起推进民族复兴的榜样力量。全市20所体育特色学校推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其中,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省级青少年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示范学校4所,州级特色传统学校3所,通过深化体教融合,让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成长中同频共振。
文旅体融合激活发展新局。蒙自市创新实践“跟着赛事去旅行”,将“花漾蒙城·骑享春光”自行车骑行终点设置于尼苏小镇,“乡村振兴杯”篮球赛场地融入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步步登高 巳巳如意”蒙自市2025年全民健身大拜年徒步活动串联城市景观,让体育激情与蒙自独特的地域文化、景区魅力交相辉映。着力构建“赛事搭台,经济唱戏”的赛事经济格局,不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联动拉动了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