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以体为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昭通市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7-31 17:38:19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昭通市以体育为纽带,通过赛事活动、设施共享、体旅融合等方式,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体育成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强大“黏合剂”

以品牌赛事促进交往。昭通市将体育赛事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以“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为目标,打造了“职工球类运动会”“火把节篮球邀请赛”等系列品牌活动。2025年职工球类运动会设置篮球、足球、气排球等6个项目,参赛队伍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每天通过线上线下观看球赛的人数达10余万人次,成为了一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会。

以体育设施推动交流。依托体育促“三交”计划,昭通市在民族地区新建和改造体育设施,实现“一场多用”。永善县伍寨乡新建的足球场和健身步道,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现代体育的乐趣,成为娱乐健身、交流交往的共享空间。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成体育基础设施近15000个,行政村(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15分钟健身圈在城镇社区覆盖率达100%。

以“体育+旅游”深化交融。昭通市依托境内独特资源,打造“体育+旅游”的跨界IP。大山包2025年低空飞行常态化表演将翼装飞行与VR体验、风洞训练结合,让各族游客在感受速度激情的同时,领略高原草甸、峡谷湖泊的壮美风光;巧家县蒙姑镇滑翔伞全国邀请赛与红糖音乐节联动,100余名世界冠军与3万余名游客共赴“天空之约”;纪念“扎西会议”90周年暨威信县滇川黔长征路越野挑战赛,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1200余名越野跑爱好者在感受红军长征那段峥嵘岁月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从职工球类运动会到乡村篮球赛,从城市体育馆到民族村寨健身娱乐场再到各类旅游赛事,昭通市正以体育为笔,绘就一幅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画卷。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