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华宁县聚焦“三个着力”深化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玉溪市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7-31 17:48:58       【字体:大    中  

2025年,玉溪市华宁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加强思想引领、活动组织、关心服务,创新工作形式,深化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着力在思想引领方面下功夫 架设交往之基

华宁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为契机,制定《华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遵纪守法好公民”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全县幼儿园及59所中小学校同步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民族团结”“遵纪守法”的理解。此次活动覆盖师生18645人,不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知,更推动“五个认同”理念扎根心底。常态化开展“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讲话”“民族团结主题班会”300场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以系统化、立体化教育模式,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进课堂,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

通过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民族节日及主题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全县完小以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参与率达100%,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扩大活动辐射范围,营造各民族师生共居共学的良好局面。

着力在活动载体方面下功夫 搭建交流平台

以“活动”为桥梁,为各族青少年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让交往有场景、交流有渠道。假期活动,以兴趣为纽带促日常交往,依托4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课后延时服务及25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体育、舞蹈、书画、科技等兴趣培训,累计覆盖3540名青少年。文化研学活动,以红色文化聚思想共识,组织学生走进华宁县陶博物馆、盘溪地下交通站纪念馆等,开展50余场实践活动;通过“小小星火”讲解员培训、红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队员们在革命文物、发展成就的见证中感悟“家国情怀”。体育赛事活动,以竞技精神拓展交流半径,以非遗传承与体育赛事为载体,促进青少年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开展“走进陶乡华宁”非遗研学同心营,吸引222名青少年体验华宁陶制作;举办“超燃五一乐游华宁”青少年足球邀请赛,邀请昆明市、红河州等4州(市)54支队伍参赛,并融入陶文化体验环节。2025年第四届“宁城尚居瑞园杯”新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展演,吸引全省43支球队、460余名青少年参与,同时联动文旅部门推出“一人参赛、全家旅游”套餐,推动文化消费与交流深度融合。文化艺术活动,以文化魅力增强情感联结,举办“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学生组100余人参赛)、中小学艺术展演(收集作品480余份),各校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节点开展民族歌舞表演、传统手工艺展览等活动。各族青少年在“讲故事”“创作品”“展文化”中,用语言、画笔、歌声传递“各民族血脉相通”的情感,涌现出一批宣扬民族团结的优秀作品。

着力在关心服务方面下功夫 联结交融纽带

把各族青少年成长所急、所需、所盼作为关心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困境儿童、留守儿童,与相关部门协作开展“团团聚力情暖童心”系列活动。为青龙小学、革勒小学援建“红领巾图书角”,捐赠近300册书籍;开展团建活动增进各族儿童友谊;组织留守儿童赴澄江海洋科普馆、化石博物馆、玉溪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等场所开展研学活动,通过活动不仅让留守儿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和科技兴趣。以元宵节、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为契机,精心设计开展20余次主题团日及少年学习社活动,涵盖法治教育、爱国主义宣讲、民族团结知识普及等内容,覆盖1000余名青少年。开设6期假期公益小课堂,围绕科普宣讲、石榴籽小课堂、普法宣传等内容,为300余名青少年提供丰富课程,培养爱党爱国情怀。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