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媒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来源:昆明市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5-08-04 17:03:41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昆明市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多元价值,将中华文化元素、民族团结理念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深度融合,并将其打造为促进地方文化繁荣、旅游兴盛、经济发展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挖文化内涵,擦亮地方特色名片。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和民俗节庆蕴含的独特民俗、传统技艺、传说故事等核心文化元素。在保持本真性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与表达方式,让古老文化焕发时代魅力。着力打造“一域一品”节日品牌,依托火把节、花山节等传统节日,精心策划一系列主题民俗节庆活动,创新性地开展“激情花山”山地自行车骑游活动、民族服装秀巡游展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等活动,不仅吸引各地游客参与,也让各族群众成为文化的展示者和传承者,推动文化传承与全民参与。鼓励当地民众积极参与节庆组织、展演与服务,在火把节等民族服装秀巡游展演上,苗族、彝族、回族和汉族同胞共同身着节日盛装,走上街头载歌载舞,让各民族交往更加密切,情感更加亲近,拉近彼此距离,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寻甸县苏撒坡密枝节设立捻羊毛线、纺织刺绣体验区,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互动项目,通过非遗展示、技艺体验等形式,让文化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赋能旅游升级,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依托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空间多元体验场景,实现文物、非遗与旅游相互赋能。持续提升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公共文化设施(新型文化空间)服务水平,推进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创新发展,实现从“文保单位”“非遗代表性项目”到“文旅空间”“文化产品”的转变。火把节期间,石林景区打造“实景游戏场”,设“火种猎人”探秘之旅,游客集齐火种碎片可兑换限量勋章,增强互动体验感,景区日均游客量较平日翻倍;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在保留祭火仪式、千人“朵洛荷”歌舞等基础上,设计“同心火把”点火仪式,打造“火把节+”产业链,推出千亩水稻自然观光、本土特色长街宴、传统酱菜技艺体验等系列活动,拉动旅游经济;禄劝县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民歌酒歌比赛、武术比赛、本土音乐盛典等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节日配合活动,受到游客欢迎。

科技与创新,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气息。世博园的火把节现场,民族打跳巡游伴有电音狂欢,既安排有民族演艺秀,又设置了YCG动漫专场、火之灵NPC互动,民族文化与“二次元”相互融合,碰撞出别样的文化火花。石林火把节开幕式上,无人机光影秀与非遗打铁花同台亮相,数百架无人机在空中组成“中国石林”“阿诗玛”等文字图案,与地面的传统歌舞展演交相辉映,用现代光影语言诠释民族文化。各县(市、区)还通过线上火把节直播矩阵,让各地的群众在线上感受节日氛围,科技元素的融入让火把节更具吸引力。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