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来源:文山州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5-08-15 16:41:50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深化民生关怀、构建紧密网络,将行政指令转化为全民行动,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在云岭边疆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的“红色引擎”。文山州将党建延伸至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发布小区治理攻坚任务清单,推广“美好家园”小区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村组干部将政策转化为易于理解的顺口溜、快板和山歌,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创新建立社会工作党群部门协同机制,有效凝聚了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社会因子”,使组织优势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动力源”。

民生导向,引来治理的“源头活水”。2000余名乡贤能人担任“名誉村长”和社区兼职委员,他们化解纠纷、引进资金、带动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众多志愿服务品牌如“平安志愿者”“七乡好商量”“永通大妈”等遍地开花,让治理充满人文关怀。22个“骑手友好社区”的建立,让快递员从“管理对象”转变为风险隐患的“排查员”,成为城市治理的“移动探头”。

协同网络,凝聚治理的“向心力”。实施“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赋予基层“吹哨权”,今年以来全州乡镇(街道)“吹哨”761次,部门办结率达90.93%,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高效解决。1022个村(社区)实现村级共建理事会全覆盖,近5000个为民服务组、3700余名村组后备干部,带动300余万人次参与乡村建设。5.56万名志愿者、9000余个服务项目及国家级、省级社工试点的落地,为治理注入了专业化活力。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要我做”到“一起做”,文山州正以多元力量共治的生动实践,书写着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精彩篇章。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