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举办各类节日庆典、创新康养模式、体育赛事引流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旅居+”模式,激发旅居与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活力,探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径。
高位推进,“旅居+服务”提升“体验感”。文山州将旅居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通过召开会议统筹推进,出台《文山州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山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10条措施》等政策,组建旅游产业高端智库、引育旅游产业导师,实施“旅游服务创优星火计划”,强化人才保障,夯实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2025年5月,文山州召开“旅居云南·好在文山”现场推进会,聚焦八大旅居业态,全力打造“旅居云南·好在文山”品牌。8月,文山州委召开普者黑景区和坝美景区提升改造工作专题会议,系统分析景区发展的短板弱项,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三七之乡·健康文山”旅居品牌,具象化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系统整合,“旅居+体育”提升“吸引力”。文山州结合地区特色举办体育赛事,吸引各地群众参与,丰富旅居内容。2024年以来,全州共举办体育赛事活动300余场,策划“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精品线路及优惠活动,“旅居+体育”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动能。丘北县拓展“赛事引流”新路径,成功举办“亚洲金腰带卫冕战|2025中国普者黑·强拳之战拳王争霸赛”,以高水平赛事聚焦目光,目前正积极筹办2025年中国桨板公开赛暨全国桨板U系列赛(普者黑站)、普者黑半程马拉松赛等,持续丰富“体育+旅游”场景,通过高质量运营节庆赛事,以“活动热度”引爆“游客流量”,实现“引流增收”的良性循环。西畴县连续三年举办多场国家级自行车赛事,如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总决赛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成为体育界和文旅界的焦点,推动体育、文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步带动住宿、餐饮、文创作品消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连续两年在麻栗坡、马关县举行中国(云南)·越南(河江)少数民族体育交流赛、跨境骑行活动,在马关县举办2025年云南省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暨边境县(市)三人篮球赛,让体育与旅游双向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创新模式,“旅居+康养”走出“新路子”。文山州依托三七、石斛等药材及民族医药资源,拓展“旅居+康养”新路径,发展中医药观光体验旅游,拓宽旅居外延。马关县龙树脚村通过盘活闲置房屋改造民宿,结合壮医、苗医康养项目,打造“医养+旅居”新模式。砚山县康养中心将中医养生与旅居服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设了全国中医系统首家“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和国内规模最大的“治未病中心”,配备专业化的“养生、康复、食疗、养护”团队,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提供全方位康养服务。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规模化发展石斛产业,建成“六郎城·仙草秘境”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打造集生态农业观光、历史文化体验、民族特色食宿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康养旅居产业链,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致富路。
释放潜能,“旅居+节庆”搭建“三交”平台。文山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旅居+节庆”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丘北县深化打造“普者黑花脸节”核心IP,以“常态化节庆”为引擎,定期推出“天天月月”系列民俗活动,集中展现丘北独特风情,成功举办花山节、太平节、三月三、荷花节、花脸节等特色活动,形成“月月有精彩”的节庆矩阵,巧借“花脸节”IP势能,邀请媒体、达人参与开幕式,沉浸式体验山水风光,以“体验式传播”实现内容二次扩散,有效拓宽丘北文旅受众覆盖面。节庆赛事,引燃游客热情。广南县者太乡举办“旅居广南·菌享者太”菌文化节,“以菌为媒”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民族舞蹈《鼓响丰年·糯香舞韵》等节目充分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共赴这场菌香与民族文化交融的盛会。马关县马洒村深挖“锦壮红饭节”“三月三”等民族文化IP,推出非遗手工艺体验、民族服饰旅拍等业态,2025年1—6月,累计接待游客169.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5亿元,突出“清凉经济”与“文旅融合”双重爆发力。
丰富内容,“旅居+非遗”提升“文化内涵”。文山州通过“旅居+非遗”系列活动推动非遗传承保护,丰富旅游内涵,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游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整场非遗文艺表演展示了文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各族群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盛宴。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文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先后三批认定州级非遗工坊44家,为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丘北县“多彩民族情·普者黑非遗之旅”,将仙人洞彝族火把节和舍得芦笙舞相结合,创新性传承非遗。富宁县“坡芽情歌·富宁非遗探索之旅”设置了情歌对唱体验点,推出“非遗剧本杀”,让游客在解谜闯关的过程中沉浸式学习81个古老图画符号的深意。这两条线路双双入选“云南省十大文旅IP”。广南县实景演出《遇见坝美·梦回桃花源》将壮族织锦技艺巧妙地编进故事中,让游客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实现“扫码购物”,将非遗传承转化为经济价值,有效激发非遗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