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县依托思普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民族团结的历史底蕴,聚焦“讲述革命故事、团结故事、发展故事”三大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载体激活红色资源、深入挖掘以彰显其精神内核,并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凝聚奋进的力量。推动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与时代精神培育的深度融合,为全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致力于讲述思普革命故事,以厚植家国情怀。宁洱县作为思普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革命历史文化底蕴。为了更好地讲述马帮路上的红色故事,保护红色根脉,宁洱县汇集普洱民族团结园、磨黑中学、杨正元故居、思普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思普革命史研究专家团队,深入挖掘思普革命的历史脉络。通过实物展陈、场景还原与图文展板的多维叙事,让斑驳的文献、褪色的衣物成为触摸峥嵘岁月的直接载体,清晰翔实的图文将宏大历史解构为可感可知的个体故事,让红色资源“醒”起来、历史人物“活”起来、理想信念“立”起来。基层党组织通过纪念日、重要活动、主题党日等节点,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全县各中小学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推动红色教育融入大思政教育。通过实物观看、鲜活讲解、互动体验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少年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身边的历史”,引领青少年从小立志向、有梦想,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少年。
致力于讲述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以赓续团结血脉。宁洱县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历史和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积极寻访盟誓代表后代,收集获赠“国庆观礼证”、《国庆纪念手册》等珍贵史料,不断丰富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和形式。广泛吸纳北京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民族工作专家、学者开展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研究,系统挖掘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意义、阐释当代价值,完成《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研究》等重点调研课题。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素材,创作了《红色誓约》《小城里的大丰碑》等一批展现民族团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精品,多维度传播其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组建宁洱县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青少年宣讲团,深入村寨、社区,沿着中老铁路走进昆明各类学校宣讲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在更多青少年心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影响力。
致力于讲述新时代发展故事,以激扬奋进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洱县砥砺前行,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外开放、民生保障、绿色产业、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为了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宁洱县持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爱党爱国爱家乡”“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宁洱县注重挖掘和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和采访,生动地展现宁洱各民族在新时代携手共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教材,进一步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创未来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