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绣”出“四风”助力民族地区群众就业增收

来源:文山州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5-08-27 17:31:50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文山州深挖刺绣产业潜能,以“刺绣”为纽带,通过推动文化传承、举办服饰展演、强化技能提升、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以“绣”为媒,绣出文化传承“劲风”。文山州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刺绣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刺绣技艺,为文化传承提供了鲜活载体。富宁县染布制土布衣是壮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壮族妇女以巧手和智慧,将古老的染布技艺从历史深处延续至现代生活。丘北县苗族服饰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巧妙融入现代时尚元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活力,树立文化传承新风尚。广南县壮族背带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实用之物,更是艺术与文化的生动传承。

以“绣”为媒,绣出服饰展演“新风”。文山州结合各类节庆活动,大力开展民族服饰展演,让广大群众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春节期间,全州8个县(市)分别举办盛大节日——采花山,活动涵盖“花山杯”选美比赛、花山之星选美比赛、民族服饰风采大赛等缤纷展演。州妇联以“巾帼花开石榴红”为主题,举办了中国女性传统服饰和民族服饰展演。州苗学会的《古韵新风》以苗族传统服饰为载体,展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意;州旗袍文化协会的《美丽的畴阳我的家》以畴阳河为背景,通过壮族服饰的展示,展现壮乡苗岭的秀美风光与人文魅力。主打彝族服饰的《彝秀》,展示彝族服饰的多样风采与独特文化;聚焦瑶族刺绣的《瑶山“绣”古韵》,彰显瑶族服饰的别致风格与深厚底蕴。

以“绣”为媒,绣出技能比拼“强风”。文山州总工会主办的2025年“创意文山绣韵未来”非遗绣包创作劳动竞赛,吸引了全州非遗产品设计师、民族用品销售者、自由设计师同台竞技。选手们围绕文山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箱包系列产品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此次活动不仅为非遗工作者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更推动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让古老技艺焕发出崭新生机。

以“绣”为媒,绣出乡村振兴“暖风”。文山州通过深挖刺绣产业潜力,将“指尖艺术”转化为“指尖经济”,使其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马关县民族服饰销售额逐年攀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广南县坝美镇同应村开办“家门口”刺绣厂,推行“岗前培训+以工代训”模式,运用“企业+合作社+绣娘”利益联结机制,成立广南壮俚裳刺绣艺术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3个村(社区)。丘北县一批刺绣能工巧匠为适应现代审美,不断设计开发新品,使抛花绣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国家,既传承发扬了传统技艺,更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砚山县与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签署战略协议,依托“数智通”平台,共同构建非遗数字资产交易生态,推动砚山彝族刺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