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永善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就业稳·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深化经济互嵌,积极构建就业创业平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以“三个一”模式为依托,助力农村劳动力实现异地稳定就业,建立“和美幸福一家人”驻外劳务协作站,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构建一个驻外服务站 为务工人员提供异乡“安家”服务
自2024年起,永善县持续将劳务输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措施,积极把握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宝贵机遇,强化“一站连两端”(一端连接家乡,另一端连接在外务工者)的服务功能。积极探索驻外“劳务协作+”工作模式,对原有的驻外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通过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就业创业、维护合法权益、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等措施,不断完善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市闵行区等驻外劳务协作站的功能建设,为在外奋斗的永善人提供全面的跟踪服务保障,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关怀与温暖。
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 为务工人员就业“架桥”
2022年,永善县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成立了由多民族队员组成的“榴管家”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已连续三年参与本地招聘会的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之初,队员们共同商议确定了队名,“榴”象征石榴,寓意各族同胞紧密团结如石榴籽;“管家”则意味着像家人一样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贴心服务。截至目前,“榴管家”志愿服务队已有来自永善、大关等地的80多名队员,在王店镇务工。
打造一处休闲交流场所 为务工人员活动“搭台”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永善县驻外服务站与王店镇党委、政府在每年传统节庆期间,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举办“梅里一家亲·粽叶飘香端午情”以及“云南人在王店”第六届苗族踩花山、“小小石榴籽·传承民族情”剪纸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苗族舞蹈《云上丝路》、壮族歌曲《壮乡如画》、彝族乐器弹唱《画你》、水族芦笙《丰收的喜悦》等歌舞音乐节目,为在王店镇的务工人员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第二家园”。各民族群众在王店共同工作生活、团结友爱,既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