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易门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氛围、阵地、队伍、机制4个关键领域,采取“2233”工作法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水平持续提升,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两个突出”营造浓厚氛围,凝聚思想共识。突出分类施策,开展分层分类普法培训,针对企业、学校等不同群体,精准开展劳动用工、青少年权益保护等专题培训10余场次,提升普法针对性,推动民族政策法规入脑入心。突出宣传引导,强化户外宣传覆盖,在集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设置宣传点,通过发放资料、悬挂横幅、展示展板等形式,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10余场次,发放资料8000余份,让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两个强化”打造特色阵地,拓展服务载体。强化调处化解,着力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化治理阵地,发挥“石榴红”调解工作队作用,建成“枫桥小屋”4个,成立“老唐双语”“老马一家亲”、朱平个人调解工作室。强化排查处置,持续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融合,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民族事务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
“三个聚焦”建强干部队伍,筑牢工作根基。聚焦人员配备,配齐58名村级民族宗教信息员,构建起从县到村的完整民族工作队伍架构,将民族工作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精准对接各族群众需求,确保基层民族事务有人管、管得好。聚焦能力提升,围绕民族政策法规解读、矛盾纠纷调解等扎实推进教育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专题培训1期,依托“易门县同心大讲堂”开展宣讲培训,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300余名,有效提升干部精准把握政策、妥善处理民族事务的能力水平。聚焦普法覆盖,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普法实现全覆盖,强化普法宣传队伍建设,组织法律明白人、社区干部、志愿者组成宣讲队。今年以来,深入村(社区)开展法律法规普及活动10余场次。
“三个纳入”完善机制保障,提升治理效能。将民族事务纳入“法治易门”“平安易门”建设,印发《易门县民族事务治理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与流程,推动治理规范化。将民族事务纳入积分制管理,在浦贝乡、龙泉街道等乡镇(街道)推行积分制管理,对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维护社区稳定的各族群众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极大调动了辖区群众参与民族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治理民主化。将民族事务纳入线上办理,龙泉街道兴文街社区上线“智惠兴文”微信小程序,实现民族事务线上受理、办理、反馈闭环管理,群众各类诉求得到了及时稳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