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河口县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和资源禀赋条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政策扶持、产业帮扶、文化赋能、边疆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持续巩固边关美、边民富、边防固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边境幸福村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巩固提升边境幸福村行动作为聚集沿边地区人口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科学统筹、高位推进,制定《河口县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工作任务清单》和《河口县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指导性指标体系》,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确立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近两年来,累计统筹整合资金1.4亿元,实施项目40个,扶持壮大青柚、百香果等特色产业1.2万亩,夯实瑶山乡、桥头乡等沿边4个乡镇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基础,各族群众守边稳边固边的信心更加坚定。
文化传承创新丰富精神生活。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着力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各族群众在文化繁荣中增强发展自信与文化自信。实施瑶山乡“鑫手指”民族手工艺文创融合发展项目,提升民族刺绣品牌影响力与刺绣艺术水平,扶持文化经营主体3家,累计承接订单14万件,实现销售收入5万余元,带动6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深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活动,举办瑶族盘王节、苗族花山节、布依族牛王节、壮族花米饭节等特色节庆,带动旅游消费总额达3.9亿元。不断增进文化共同性,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项目7个,整理编撰《瑶族民歌通用教材》160册,拍摄瑶族民歌视频6部;出版《河口县壮学志》《布依族礼仪文化》专著2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198名(含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推动传统技艺“活起来、传下去”,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互嵌融居。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推进“7+N进”工作,持续提升示范创建质效,累计创成国家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2个,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教育基地及研究基地4个。以幸福旅居为纽带,打造一批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示范村,通过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河口镇城郊村八条半村边疆风景旅居示范村2024年接待游客14万人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实现村民户均年增收1万元。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守护边疆安宁。坚持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以边境乡镇为“点”、边境村组为“线”、县乡村组四级党建责任区为“面”,构建点线面联动的联防联控网格体系。配强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力量,实现乡镇、村(居)委会民族宗教专(兼)职队伍全覆盖。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目前河口县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边境地区持续保持宗教和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