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以节庆活动为切入点,促进各民族群众在欢快喜庆的氛围中增进认同、精神相依,探索出“节庆热度”增强“铸牢力度”的新路径,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深入。
有滋有味,万人共享盛宴。 昆明市依托全年无霜、物产丰饶的优越自然条件,传承中华节气文化,打造贯穿四季的节庆活动,全年精彩不断档、亮点不重样。全市14个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常年举办38个节庆活动。2025年五华区蓝花楹文化节以“绝绝紫”主题,5天吸引客流超72万人次,线上话题传播量达31亿人次。作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全省流动人口最密集的省会城市,特色鲜明的“傣族泼水节”“苗族花山节”“怒族仙女节”“佤族新米节”节节有活动,串联起各族群众相知相亲的深厚情谊。“怒江草果节”“东川港水上嘉年华”更聚拢地州及邻省群众同台联谊。作为底蕴深厚的滇中粮仓,昆明保留着各民族饮食文化交融共生的深刻印记。从冬至金秋,“沙朗白族传统手工酱菜文化节”“云南米线节”“七甸大饼美食节”“宜良烤鸭美食节”“安宁‘森’呼吸烘焙节”“寻甸马铃薯文化节”次第登场,浓缩独特山川风物,唤醒共同家园记忆。
有根有脉,接古续今促发展。 昆明市坚持以文塑节、以节促融,让文化在节庆中焕发生机,有形有感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2025年呈贡区中国农民丰收节”围绕“舞丰收、秀丰收、助丰收、赞丰收、享丰收”主题,打造百余场沉浸式庆丰收场景——默庐书会墨香萦绕,稻田京韵戏剧雅致登场,书画交流视频打卡趣味纷呈,让游客在书香雅韵中品味传统农耕文化。“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开启云南首个沉浸式古滇文化主题餐秀《觉宴》。项目精心雕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六觉”融合盛宴,以六幕大戏铺陈从战国至近代的云南历史长卷:少数民族舞姿与艺术特色交相辉映,让两千年前庄蹻入滇的历史场景在餐桌旁生动复现;元代赛典赤治水传奇与现代舞美光影交融;明朝郑和航海史诗随创意料理层层展开。参与者身着定制精美国风服饰,在品尝地道珍馐时,全场景沉浸体验云南融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壮阔历程,于现代美学情境中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厚重文脉,完成对滇池流域文明源流的理解升华。绵延5公里的咖啡市集上,超百辆来自全国28座城市的咖啡车云集,昆明与全国在咖啡醇香中深度对话。短短9天吸引280.59万人次畅游,推动文旅成为城市流量入口、经济支点与文化图腾,助力滇池从“旅游目的地”跃升为“文化深度体验区”。
有魂有神,奏响主旋律聚人心。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昆明以一系列文化IP构筑精神坐标,吸引游客驻足、栖居、融入。国庆首日,东风广场隆重举行升旗仪式,百人合唱激昂澎湃,鼓舞表演气势磅礴,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深情奏响《红旗颂》《我和我的祖国》等恢宏乐章,为节日注入第一声时代强音。广场侧畔的城市记忆展厅,通过图片、展板、实物讲述西南联大等春城故事,传承人文薪火。五华区6800平方米国歌广场正式开放,聚焦“聂耳和国歌”红色主题,打造聂耳文化墙、主题雕塑等特色区域。国歌广场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公共场景,构筑民族共同记忆的精神地标,成为彰显城市文化之魂的璀璨名片,节庆的“瞬时热度”正持续转化为城市“恒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