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宏州芒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旅居产业作为推动文旅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统筹布局、服务升级、融合创新上精准发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旅居经济发展新路。
强化统筹引领,构建共建共享发展新格局。芒市立足“政府牵线、市场主导、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抱团发展”思路,将旅居产业发展深度融入基层党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形成市、乡、村三级党组织联动、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以孔雀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芒晃村等为关键节点,精心打造精品旅居带,串联周边村寨、景区及产业链条,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布局。目前,芒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名村3个,并获评“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通过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芒市旅居产业的发展空间与品质实现同步跃升,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平台。
聚焦提质增效,夯实民族团结的产业根基。芒市创新推出“民宿一窗受理”服务,大幅优化证照办理流程,累计服务咨询超200人次,完成154家民宿酒店信息与价格备案。全市现有旅店、宾馆、酒店445家,民居式民宿100余家,形成层次分明的高中低端住宿体系。依托独特的边境多民族文化与生态康养资源,打造翡华青昂阁、时舍民宿等一批特色旅居项目,显著提升服务品质与文化吸引力。城区酒店、民宿日均入住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旅居产业已成为拉动消费、促进各族群众增收的核心引擎。同时,针对房车旅居群体规划专用营地,完善配套设施,形成“固定营地+流动服务”模式,让更多“候鸟式”游客安心驻留,在深度体验中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
深化融合发展,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综合成效。芒市创新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联建模式,紧密联结村集体经济、村民增收与旅居市场,推动旅居经济同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同频共振。芒蚌村依托温泉资源,发展温泉度假、乡村旅居、文化体验等多业态,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创业;芒晃村发挥民族文化与生态优势,培育民宿13家、农家乐23家,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长逾十倍至3.6万元,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和省级旅游名村。旅居产业已成为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重要载体,是增强“五个认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