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届中老越三国匹克球邀请赛暨2025匹克球巡回赛CPC-600云南江城站启幕。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彰显与国际国内文化交流的实践。近年来,江城县以体育为纽带,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劲动能。
以体促融,着力构建跨境跨省交流新格局。江城县依托毗邻越南、老挝的区位优势,创新推行体育促“三交”活动,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体育交流平台。2025年“佩雷英杯”匹克球巡回赛青少年赛CPC-J30(江城站)、中老越三国青少年匹克球邀请赛等赛事相继举办,吸引老挝、越南、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运动员及国内12个省市体育爱好者纷至沓来,构建起“跨境联动、跨省互动”的体育交流网络。精彩纷呈的边境幸福村体育嘉年华中,非遗展示、民俗体验等活动让国内外游客和体育爱好者跟随赛事领略中国边境民族风情,在竞技之余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推动文化互鉴融通。围绕增进共同性的导向,江城深入挖掘丢包节等民族体育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凭借体育赛事的“聚人”效应,各民族在同场竞技中深化“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辟新路径。
以体赋能,推动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江城县创新“体育+”模式,将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释放体育消费新动能。随着“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深入人心,江城以匹克球赛事为核心,串联跨境游、非遗体验、生态农业等资源,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全家旅行”的文体旅融合新模式。国庆节期间,江城县共接待游客6.03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5400万元,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3.90%,旅游花费同比增长16.85%。体育赛事直接带动旅游收入增长,促进各民族经济紧密相连、文化深度交融。在基础设施层面,江城实现乡(镇)、村(社区)体育设施100%覆盖,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公共空间成为各族群众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体育事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为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以体塑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江城县在赛事设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中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赛场上,各族运动员同场竞技,赛后共庆节日、互赠礼物,生动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体育赛事不仅提升竞技水平,更通过文化互动增进各族运动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此外,江城以体育教育为切入点,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校园课程,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体育为纽带,各族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团队协作中深化“五个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根基。
以体兴业,激活民族地区发展新动能。江城推动体育事业与文旅、教育、产业基地深度融合,形成“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体育赛事有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增长,体育旅游产品成为新兴经济增长点;体育与教育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让各族群众在共享现代化成果中增强获得感。城乡健身设施的完善、体育赛事的常态化举办,不仅改善民生,更凝聚人心。体育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民族团结的“黏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