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江川区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紧扣“规范化”“精细化”“实效化”三大方向,扎实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逐步构建起主体协同、资源聚合、服务精准的社会互嵌体系。
紧扣“规范化”,以组织嵌入筑牢社会互嵌根基。围绕社会互嵌关键目标,遵循“规模适配、覆盖全面、边界清晰”原则,优化调整网格至473个,同步在基础网格内细分5—15户“微网格”责任区4376个,推动治理单元与居民生活单元深度融合,夯实社会互嵌空间基础。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新建网格党组织51个、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实现党组织对网格治理全域覆盖,以组织引领强化社会互嵌凝聚力。严格执行网格事项准入、禁入与退出机制,明晰一般网格、专属网格及网格责任区服务清单,杜绝职责泛化,确保治理资源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为高效社会互嵌提供制度保障。
紧扣“精细化”,以力量嵌入激发社会互嵌动能。立足社会互嵌深化需求,构建“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中心户长+多元力量”治理梯队,配备网格长473名、专兼职网格员984名、中心户长4450名,并吸纳19名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组建“星云暖‘新’服务团”,促进本土治理力量与新兴群体协同融入网格,打破群体壁垒,深化社会主体互嵌融合。整合生态保护、应急管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等职能为“一张网”,实现“多网合一”,将治理触角精准延伸至社区末梢,推动治理力量与社区场景、居民生活无缝互嵌。依托网格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常态化开展民情走访,动态掌握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及特殊群体信息,确保服务供给精准匹配居民需求,全面提升社会互嵌精准度。
紧扣“实效化”,以服务嵌入彰显社会互嵌成果。聚焦社会互嵌落地见效,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与派出所“一体化”融合,设立“警务站”及帮办代办窗口,实行司法、公安、综治“轮值”模式,将矛盾化解、治安管理、防诈宣传等职能下沉至网格一线,促进治理服务与居民生活场景深度互嵌。依托网格员队伍组建155人帮办代办团队,实现“一站式”受理与协同处置,让服务直达居民“家门口”,确保问题在基层互嵌环节高效解决,增强居民参与便利性。建立预警与矛盾化解激励机制,由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对首报及适时预警、纠纷化解进行奖励,充分激发治理力量参与社会互嵌服务的主动性,切实提升居民在社会互嵌治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