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候鸟”旅居人群的归属感与幸福感,西双版纳州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核心,以嘎栋街道万景社区为试点,从高位推动、服务优化、居民融合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起“候鸟”旅居人群集聚区治理的全新格局。
“书记领办”强统筹,筑牢治理“主心骨”。以“书记领办”项目为总牵引,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将党组织的独特优势嵌入治理的关键环节。州委书记深入社区,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搜集党员和群众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并指导多部门联合制定《加强党建引领“候鸟”人群集聚社区治理服务的若干措施》。通过定期调度与精准分析研判,成功推进万景社区省级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项目落地,圆满完成社区活动阵地的修缮工作。同时,健全“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新成立2个小区党支部,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与报到点,实现对38名流动党员的动态高效管理。此外,完善社区“书记工作室”与居民议事会机制,积极吸纳30名旅居人才加入社区治理队伍,大大充实了治理力量。
创新路径优服务,激活社区“造血力”。聚焦“候鸟”人群的实际需求,通过模式创新与资源盘活,推动社区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支持社区成立社会企业,创新采用“社区主导+第三方运营”模式,引入“社区合伙人”,大力发展便民药店、青创空间等多元业态,成功带动45名“候鸟”人员实现转型创业。整合社区闲置资源,拓展房屋中介的多元服务功能,精心搭建社区消费场景,并孵化出“特色助农创业街”项目;建立社会企业受益反哺机制,将部分收益投入社区公益事业,建成“红歌广场”等2处惠民设施。结合社企收益与骑手友好社区建设,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培育“物业小红帽”“枫桥调解队”等7支志愿队伍,累计调解纠纷404起,帮扶超过1200人次。
搭建平台促融合,营造社区“归属感”。依托各类阵地与文化活动,有效打破“候鸟”人群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壁垒,推动多元群体共生共融。充分利用社区舞蹈室、书画室等15个功能阵地,常态化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设“银发讲堂”“军嫂宣讲团”,极大地丰富了“候鸟”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党建领航美丽乡村游”“非遗技艺体验”等文化传承项目,邀请傣族、基诺族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授织锦、制陶、大鼓舞等技艺,显著增强了“候鸟”人群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制定社区文明公约,开展“好家风”评选等活动,引导“候鸟”人群与本地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成功营造出文明友善、共建共享的社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