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把绿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统筹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边境幸福村建设和生态美化工程,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道道添绿,织就生态风景线。村道蜿蜒,绿意相随。道路两旁,“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星罗棋布,鲜花摇曳,瓜果飘香。菜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枝头的果实压弯了梢,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吟唱着阿佤山的生态赞歌。通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勐董镇将绿化美化融入村庄肌理,实现“一路一景、步步生绿”,让生态之美浸润每一条乡间小路,串起宜居宜业的绿色长廊。

村村见景,打造幸福新家园。曾经杂草丛生的边角地,如今变身群众喜爱的“微绿地”。国门新村、上龙乃自然村等地通过空间整治、增绿补景,建成一批集绿化、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绿美小广场、景观长廊和党群活动空间。孩子们在广场嬉戏,老人在树荫下纳凉,民间文艺队在舞台载歌载舞,乡村生活愈发有滋有味。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益浓厚。

户户增美,扮靓庭院小天地。绿美乡村,美在整体,更美在细节。勐董镇依托“七改三清”、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各村(社区)党组织发动群众齐动手,利用房前屋后、墙角台阶打造“天然花架”,种花植绿、种果增效。一个个“小而美”的生态庭院如繁星点缀山乡,既美化了环境,又发展了“庭院经济”,实现生态与增收双赢。如今,全镇“推窗见绿、开门见花”,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绿美乡村,生态为底,幸福为本。勐董镇正以“绿”为笔,以“民”为心,一笔一画绘就边疆民族地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实支撑。
如今的勐董镇,群山叠翠,溪流潺潺,一幢幢红顶灰墙的佤族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房前花团锦簇,屋后果树成行,“出门见花、伸手摘果、弯腰采菜、庭院生金”的田园生活,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记者 付元刚 通讯员 施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