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利:“感恩桥”铺就乡村振兴通途

来源:勐海县委宣传部       2025-02-06 09:47:39       【字体: 大    中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龙利村民小组,有一座“感恩桥”。它横跨在打洛江上,不仅连接了河流的两岸,更架起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是龙利村发展的重要见证者。

龙利村是打洛镇抵边的一个傣族村寨,全村共有59户265人。百余米宽的打洛江隔断了村民的出行,村民到打洛镇要绕行6公里的边境小路。当地农产品也因交通运输不便,导致运输成本高,收入较低,修建一座跨江大桥成为村民的迫切需求。

2020年4月,大桥的修建被提上议程,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参与建设。2020年11月,一座长112米、宽10.5米的水泥大桥建成通车,打通了入村通道“最后一公里”,村民们将其取名为“极边感恩第一桥”。大桥两端连接勐景来景区入口和龙利村的1.5公里长、8米宽的水泥路也同步修建完成,道路两旁还种植了行道树、设置了绿化带。

“感恩桥”的建成,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的“难点”,打通了农特产品销售的“堵点”,彻底改变了村寨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

“以前到镇上只能走路,要一个多小时。桥通了以后,骑车十分钟就到了,农产品也可以通过桥运出去,生产生活都方便多了。”村民感慨地说。

桥通了,龙利村又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契机,完善了活动场所、篮球场、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网全通,房前屋后,花团锦簇、沟渠井然。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边民安居守边条件得到改善,服务发展和保障守边能力全面提升。

为增加村民收入,龙利村还积极探索多元产业发展,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形成“橡胶+水果种植+农作物+庭院经济”的特色产业结构,打造出“林中有橡胶、田里有作物、院内有瓜果”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感恩桥”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铺就了一条通往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越来越多的游客被龙利村独特的边境风光、文化所吸引,通过“感恩桥”走进村寨,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个抵边傣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