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卡达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基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提案》(第13030611号)交由省民族宗教委主办,省委宣传部会办。现提出办理意见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省民族宗教委高度重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制定印发《省民族宗教委2025年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及时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交办会和培训会,明确承办处室、办理时限和程序,提高办理工作质效。承办处室加强与委员沟通协调,认真研究提案内容,提出答复意见,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二、关于对提案内容的答复
(一)关于“宣传队伍培养”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持续打造“云岭百姓宣讲团”品牌。近3年来,普洱市“南垒双语”“幸福勐梭”“快乐芦笙”等民语宣讲团用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民族语到边疆民族村寨宣讲465场次,月均13场,覆盖受众近两万人。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后,普洱市第一时间成立由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和盟誓代表后代组成的“誓词碑宣讲团”,通过文艺、民语、“土味”白话等,深入基层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讲1200余场次,覆盖受众21万人次。二是持续打造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依托各级党校、高校等优质师资资源,成立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2022年以来,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州(市)政府、自治县、边境县等开展宣讲280余场次,覆盖人数8万余人。各州(市)、县(市、区)也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结合省民族宗教委下发的宣讲提纲,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常态化宣讲。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计划开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续写誓词碑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持续组织宣讲骨干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开展宣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二)关于“宣传教育载体打造”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一是持续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编纂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云南卷》《中华文化符号·撷英云南》,推进系列中华文化认同丛书编纂工作,建成云南民族文化宫,374个边境幸福村实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全覆盖。二是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承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云南篇,组织参加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骏马奖评选,举办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与民族团结论坛、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民族戏剧展演等各民族共享的文化活动。在全国率先开展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2024年举办相关赛事活动超2000场,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云南代表团获奖总数和表演项目成绩均居全国第一。三是打造宣传精品。建成云南民族文化宫,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实践展”“中华文化认同云南主题展”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云南主题展”3个主题陈列和示范区十年成就展,成为云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加强云南民族博物馆建设,常态化举办8个基本陈列,每年开办大约10个交流展和临时展,组织各类活动20余次,接待观众80余万人次,极大发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功能。在云南网、民族时报、《今日民族》杂志社、云南民族宗教网开设专栏专题,刊登各地有特点、有亮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稿件。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计划举办2025年全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等,进一步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筹备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案例库”,对各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案例和经验进行宣传。
(三)关于“宣传教育视频制作”的建议。我们的办理意见是:持续发挥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作用,统筹相关媒体开展宣传,依托各级媒体平台、户外大屏、文化场馆及各类宣传栏展示“五个认同”的符号和形象。制作推出宣传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石榴籽计划》,科教专题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型系列纪录片《一心跟党走》《新时代云南民族影像志——团结进步的足音》,开设实地探访节目《同心筑梦》。5年间,每年制作播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宣传片。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持续支持各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相关项目,并结合实际请媒体进行技术指导,拍摄制作高品质的宣传视频,大力宣传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为助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助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感谢您对民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5年6月5日
(联系人及电话:文化宣传处 樊锦萍,0871-6523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