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镇康:组织搭台 文化赋能 让“守边人”的日子更红火

来源:镇康县委宣传部       2025-06-04 10:06:19       【字体: 大    中  

近年来,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通过“组织搭台、文化赋能”的工作思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送到居民群众身边、延伸至边境一线,让“守边人”的日子更红火,边境线上正演绎着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的生动实践。

“好球!”随着气排球在运动场上划出漂亮弧线,镇康县公安局代表队拿下最后的决胜分。日前刚刚落幕的新城社区第二届“建宏商贸杯”气排球赛,吸引了22支来自党政机关、驻地企业的代表队参加。赛场上,边疆各族群众同场竞技,展现出团结奋进的边关情怀。“我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也在交流中深化了‘为国守边’的使命共识。”德昂族队员赵冬梅说。

这样的文体活动已成为镇康县的文化名片。南伞镇新城社区紧扣党建引领主线,每月组织开展篮球比赛、气排球比赛、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围绕居民需求,结合服务“一老一小”,将红色文化、党群服务融入文体活动,打造特色社区关爱品牌。同时,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涵盖政策宣讲、科普宣传、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点亮乡土文化基因。同时,还组建“阿数瑟”老年打歌志愿服务队,挖掘本地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弘扬国门文化。

“体育没有国界,文化增进理解,我们要把体育赛事打造成文化传承的载体、民心相通的桥梁。”南伞镇新城社区党委书记李国伟介绍,今年以来社区已组织各类文体活动7场次,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通过搭建“党建+文化+体育”融合平台,既丰富了边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培育了边境旅游新业态。

新时代文明实践也正向边境一线延伸。在刺树丫口边境联防所,一块写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牌匾格外醒目。在牌匾下面,一堂堂“界桩微党课”志愿服务活动拉开序幕,联防员和村民围坐一团,听得格外认真。

“界桩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我们的精神坐标。我们每天巡逻时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就是在践行‘治国先治边’的使命。”界务员、联防员李俊学向队员讲述自己小时候跟随父亲勘界的故事。这样的场景,已成为镇康县边境联防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日常。

镇康县还将文明实践和强边固防深度融合,持续优化站点布局,在管好用好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做加法”,在边境联防所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结合镇康县强边固防“五联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吸纳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党员干部、界务员担任宣讲员,举办“争当一辈子好边民”教育活动15场次、“请党放心,强边有我”实践活动4次、“我为祖国巡边关”实践活动4场次。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向边境线延伸,镇康县正探索形成“理论宣讲+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实践路径。“这些建在界桩旁的文化驿站,让‘守边’不再是冰冷的词汇,而是充满温度的共同事业。”李俊学说。如今,边境线不仅是巡逻防线,更是一个个文明互鉴、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近年来,镇康县创新构建“党建+文化+治理”融合实践体系,将民族团结、守边使命融入群众性文体活动,以文化纽带凝聚“为国守边”共识。同时,用活用好戍边馆、镇康剿匪遗址馆等红色基地,打造“我为祖国巡边关”志愿服务品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发展边境旅游新业态,游客接待量逐年增长。如今,镇康县正探索走出一条边疆治理和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新路径,生动诠释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时代内涵。

通讯员 赵玉雪 罗新珍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