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银井村:边境线上的幸福家园

来源:“今日民族”微信公众号       2025-08-22 09:29:22       【字体: 大    中  

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姐相镇的中缅边境线上,银井村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一寨两国”的独特景观远近闻名。银井村的界桩旁,中缅边民共叙胞波情谊;主题广场上,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其乐融融;课堂上,中缅学子共读一本书,结下同窗友谊……这里,可以看到边境村寨是充满希望的热土,是祖国西南安全稳定的屏障,也是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幸福家园。

村庄焕新颜 展现幸福生活新风貌

“银井”在傣语里面是“镶嵌美满”之意,国境线将村寨一分为二,中缅两国同赶一条街、同走一条路、同饮一井水,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全村共有374户、1620人,共设有2个党支部有30名党员,傣族、汉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等各族群众互嵌融居在一起。自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银井村近6千米村内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并安装了200盏太阳能路灯,5G网络实现全覆盖,村内设置了6处垃圾集中收集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农业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今年新修建了2500米灌溉沟渠和1500米产业道路,3600多亩水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全村生产、生活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带动 铺就群众增收新路径

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银井村立足“一寨两国”的独特优势,将文旅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一秋荡两国”的秋千,成为游客们争相体验的热门打卡点,当人们坐在秋千上轻轻荡起,在跨越国界的体验中,感受到两国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一桥跨两国”的桥梁,承载着中缅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漫步其上,仿佛能穿越时空,领略历史的厚重与变迁。中缅集市翻新后,成为东南亚手工艺品与美食的汇集地,让游客能够体验中缅两国边民“同赶一个集”的场景。莱茵船、古水井等特色景观,将游客带入中缅文化交融的独特氛围中。这些充满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

银井村通过引入瑞丽市海外旅游公司开发景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村民围绕景区开设农家乐、民宿、客栈,或是销售特色小吃等,200余名村民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党政军警民合力 构建强边固防新格局

姐相镇与缅甸接壤,银井村通过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构建起强边固防的新格局。

在这里,瑞丽出入境检查站银井分站主要承担银井通道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的检查及通道两翼50米边境管控任务。银井站与村党支部联建共创,构建“三队一室一中心”(党员先锋队、边境巡逻队、老年人调解队及警务室、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姐相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保驾护航,不仅定期开展边境巡逻,还与村民共同组建了“胞波义警队”,探索出“五联工作机制”,让银井村的治安环境持续向好。外事界务员瑞孟已经坚持巡边20年,从71号界碑到72号界碑副桩这段路,他已经走过无数遍,但每次巡查在他看来都很神圣,因为国土一寸也不能让,瑞孟多次被评为“优秀外事界务员”。

2018年,银井村获评“全国强边固防示范村”。银井分站则分别于2015年、2017年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涉外调解 创新边疆治理新模式

因区位特殊,两国边民来往频繁,特别是姐相镇银井村与缅甸芒秀村,千百年来两国边民建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缅双方边民贸易往来、社会交往日益频繁,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影响边境的和谐稳定。

为此,2011年瑞丽市司法局在姐相镇银井村试点成立由司法所、派出所、边检站、村委会、村民小组相关人员组成的涉外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同时,邀请缅方村寨头人、族长、爱国华侨担任缅方调解员,参与涉外纠纷调处全过程,通过这种民间调解方式,两国边民的矛盾纠纷多次被妥善化解在基层。

这个被两国边民亲切地称为“边境线上的国际小法庭”,有效维护了边境的和谐稳定。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实现了“枫桥经验”在边境的成功转化。

教育无国界 培育民族团结新力量

银井小学被誉为“国际学堂”,自1960年建校以来,累计接收200余名缅籍学生,比例达40%以上。学校秉持“教育无国界、大爱无亲疏”的办学理念,坚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的建校思路,着力开展法律及边境管理政策法规、国防知识、民族团结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中缅友好历史文化传承进课堂的“五进”活动,让两国学生做中缅两国友谊的使者。银井小学于2016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

银井村是德宏州贯彻落实“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殷殷嘱托的生动写照。从2021年以来,德宏州累计投入资金20.28亿元,实施项目1543个,边境幸福村建设19项指标全面完成,近20万边民直接受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刘瑜澍/文 赵利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