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委会曼勒村民小组,是勐腊县推进“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中“公路文明实践走廊”建设的沿线村寨,全村共有91户486人,这里不仅有着广袤连绵的橡胶林和生机勃勃的稻田,更因为村民们的勤劳肯干、民风淳朴、精神饱满,被称为勐仑镇“最勤劳的村寨”。勤劳,已然成为了融入曼勒村日常生活的文明基因。
曼勒村的勤劳,写在田间地头的产业里。走进曼勒村的田间地头,处处都能感受到村民的勤劳与智慧。橡胶林是村民的“绿色银行”,全村种植面积超1147亩,年产干胶约400吨,仅这一项就能让人均年收入10699元;556亩的水稻田,年产优质稻谷超256吨,水稻田随季节变换生机,盛夏稻浪翻滚,秋收颗粒归仓后,土地不闲置、人不闲歇,村民们迅速翻新田地,种上辣椒、豆子、玉米等冬季作物,让“一亩田”产出“两季收”的效益,用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曼勒村的文明,藏在党群同心的共治里。村干部、党员、民兵、志愿者和普通群众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共建共治美好家园。道路破损,大家主动进行修补;邻里有难,大家立即支援。截至目前,已修复道路4处、公共设施3处,累计开展互助实践活动30余次,充分展现了党群实干在乡村治理细微处写下担当。
曼勒村的风气,在村规民约的坚守与积极的“攀比”里。曼勒村坚决对黄赌毒等违法行为说“不”,筑牢家庭和社会的安全底线。更为可贵的是,这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风尚:不比排场比勤奋,不拼浪费拼致富。村民们相互比拼谁家勤劳致富盖起了新楼、谁家买了新车改善了生活、谁家银行存款更多日子更有奔头……这样的“攀比”,激发了全村奋发向前、勤俭持家的共同追求,让文明之风吹遍村寨的每一个角落。
曼勒村的文化传承,融在劳作与节庆的平衡里。作为傣族村寨,村子里民族节日丰富多彩,但村民们始终不忘勤劳本色。在泼水节、关门节等重要节日期间,为不误农时,常常能看到深夜时分胶林里村民们割胶忙碌的身影。他们总是要先完成重要的农事劳动后,才尽情投入节庆盛宴。这种“先劳作、后庆祝”的方式,既体现了他们对劳动的尊重,也展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曼勒村党支部书记岩燕穿自豪地说:“我们村的家底,是一刀一胶、一锄一地攒出来的。党员带头学技术、改品种,从橡胶品质提质到冬季作物改良,大家都积极跟着干、认真学着做,现在家家有活干、年年有增收。”村民岩罕说:“邻里之间你追我赶比勤劳,这种风气比什么都强,看见别家盖楼,自己也想加油干。”
如今的曼勒村,以勤劳为笔,以文明为墨,绘出了一幅产业兴、民风淳、生活美的乡村新画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用勤劳的双手不断续写“最勤劳村寨”的精彩故事,让文明新风更加浓郁,让幸福生活愈发红火,也为勐腊县“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