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9日,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领导出席开班式、座谈会。培训班由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主办,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重点博物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所属重点博物馆、云南等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古籍机构负责同志共计60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共举办8场专题教学、2场现场教学、1场座谈交流、1场展览观摩、1场分组讨论。邀请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历史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和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干部授课,系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多维透视中华文明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基因的历史源流,科学研判世界民族问题发展态势,从文明根脉与时代方位中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意义、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指导性很强。通过培训,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势任务、重大意义、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认识,拓展了思路、增强了责任、提振了信心。进一步意识到博物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传承文化和民族基因的重要殿堂,是普及中华民族历史观的重要场所。下一步将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博物馆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充分发挥博物馆“立体教科书”的作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博力量。
下一步,省民族古籍办公室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做好云南民族古籍保护传承工作,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一是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民族古籍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四五”规划》《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等文件精神,配合做好《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十五五”规划》等工作,做好云南民族古籍工作“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
二是坚持民族古籍工作守正创新。持续加大云南民族古籍抢救保护力度,加强民族古籍抢救性挖掘与保护,做好民族古籍特藏库建设;开展云南民族古籍普查、识读工作;提高云南民族古籍数字化建设和古籍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数据库等平台建设。
三是加强云南民族古籍展示宣传教育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渠道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发挥民族古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重点做好“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阅区”。
四是挖掘民族古籍的时代价值。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进一步提高云南民族古籍整理研究阐释水平,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深入挖掘民族古籍的时代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特别是挖掘民族古籍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重点推进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书系》、“云南民族古籍丛书”、《百代芸香: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典籍译注》等项目,让云南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文化支撑。
五是做好民族古籍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加强云南民族古籍专业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工作,培养、培育一批政治素质强、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精,有志于中华古籍传承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为民族古籍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重点做好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