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红河州边民互市贸易存在问题,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努力寻求破解之道。”7月10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许高红率队做客《金色热线》直播节目时表示,为促进边民互市贸易的发展,红河州重点从强组织提专业促规范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该州将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让更多边民享受到边民互市贸易的好处。
健全“两个组织”,提升边民互市组织化程度。组织红河州49个边境幸福村内符合条件的常住居民加入边民互助组,推动边民参与进口、运输、装卸、经营、加工各环节。目前,红河州49个边境幸福村备案边民4.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00余人。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动能。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办理边民互市贸易涉及的专业性事务。同时,选聘若干综合素质较好的边民担任边民互市代办员负责委托申报等事务。今年1—5月,边民互市贸易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8.4%,参与交易边民15.6万余人次,预计为边民增收78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66%。
组建“一家公司”,提升边民互市专业化能力。目前,河口县组建了河口口岸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金平县组建了政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专业化市场服务,牵头整合和拓展境内外供需两端市场信息资源,为边民个体工商户提供代理申报缴税、辅助开票、年报等一系列服务。
搭建“一个平台”,提升边民互市规范化程度。开发使用一、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系统和“边互通”手机APP,引导中越双方边民和国内收购企业入驻平台,为越方边民提供商品信息展示,为中方边民提供商品采购功能和二次销售功能,为收购企业提供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和收购功能,使三方主体在线上即可完成两次交易。组织辖区边民注册成立个体工商户,开具结算账户,向境内收购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创新电子化监管新方式。通过互联网电子化运营模式,实现了交易、申报、结算、税务等数据的一致性(单证合一)和可溯可查性,实现了对边民互市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监管,大大提高了监管便利化程度。今年1—5月,红河州边民互市一级市场结算10.36亿元,二级市场结算10.57亿元,实际缴纳各项税收合计792.7万元,享受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1876.6万元。(记者 牟燕红)